音響布線是音響工程布局的關鍵項目,下面我們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音響布線技術中音響地線的分布知識。
音頻電路地線可簡單劃分為電源地和信號地,電源地主要是指濾波、退耦電容地線,小信號地是指輸入信號、反饋地線。小信號地與電源地不能混合,否則必將引發(fā)很強的交流聲:強電地由于濾波和退耦電容充放電電流較大(相對信號地電流),在電路板走線上必然存在一定壓降,小信號地與該強電地重合,勢必會受此波動電壓影響,也就是說,小信號的參考點電壓不再為零。信號輸入端與信號地之間的電壓變化等效于在放大器輸入端注入信號電壓,地電位變化將被放大器拾取并放大,產(chǎn)生交流聲。增加地線線寬、背錫處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地線干擾,但收效并不明顯。有部分未嚴格將地線分開的PCB由于地線寬、走線很短,同時放大級數(shù)很少、退耦電容容量很小,因此交流聲尚在勉強可接受范圍內(nèi),只是特例,沒有參考意義。
需注意的是,變壓器電磁干擾引發(fā)的交流聲頻率一般為50HZ左右,而地線布線不當導致的交流聲,由于整流電路的倍頻作用頻率約為100HZ,仔細區(qū)分還是可以察覺的。
正確的布線方法是,選擇主濾波電容引腳作為集中接地點,強、弱信號地線嚴格區(qū)分開,在總接地點匯總。
一、音響地線分布的注意細節(jié)
1、有一些電路既有小信號輸入端,又有大信號輸出端,而通常輸入,輸出的均由面板交割。如果輸入與輸出都有接地點的話,它們的接地端務必分別用導線到公共地線上,而不能共用一根接地線。
2、在安排大功率音頻輸出級,由于輸出功率塊和濾波電解電容等元件體積較大而需裝在板外,就應將這一些元件的接地點與本級的板內(nèi)電路的接地元件做到一點接地。
3、地線的分配應該以地址中的電流為依據(jù),既互不相干的電流不能合用一根地線,允許在一根地線中通過的電流不能用地線分開。
4、如果在實際的電路布接中,各級的接地元件多,不可能將這些元件都穿入一個穿線孔中,而是將本級接地元件盡可能就近安排在公共地線的一段或一個區(qū)域,也可以從地線上引出接地分支或接地島。
5、地線布局的合理與否決定:地線中的電流是否流經(jīng)了與此電流無關的其他電路或部件。
二、當有各種信號通路和輸出導線到板內(nèi)布線時,為了防止寄生耦合,應做到下列幾點:
1、信號線在排版時應避免相互靠平行排列,特別是在處理內(nèi)跨線和雙面印制時,要注意使兩面的導線呈垂直或交叉,不能平等;
2、各級間的信號走線越短越好;
3、遇到板內(nèi)需平等設的信號導線,應使這些導線盡可能間隙一定的距離,或用地線,電源線隔開,達到屏蔽的目的;印制導線除了本身存在的電感和電阻外,在導線音還存在著互感和電容。當電路工作頻率較高或電流較大時,同樣會對其他部分帶來干擾,我們把這種由于導線之間的分布參數(shù)引起的有害耦合稱這寄生耦合干擾。
4、各級電路在排列時,要按照信號的順序排列,不能迂回或級排列,這樣可避免各級之間的信號線相互跨越。
更多相關: AV集成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音響網(wǎng)提供,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視聽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