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不僅是征集、收藏、陳列、研究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也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傳承與傳播的重要平臺。在信息技術革命的帶動下,建設以“物、人、數據動態(tài)”雙向多元傳播為核心的智慧型博物館,已成為了國家科技文化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于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博物館也正在加強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系統地建構文化遺產的數字資源,以故宮博物院為例,現有180 余萬件套文物藏品均已實現了信息化、數字化管理 。
每日故宮APP頁面展示
文物數字化是把文物的尺寸大小顏色等信息、圖像信息、背景信息與文化信息等,表示成數字量,以便對文物進行存儲、展示、研究利用,做到在“保護中開發(fā),在開發(fā)中保護”。
智慧博物館場景展示
目前博物館常用三維激光掃描、傾斜攝影、近景攝影測量等無接觸手段,對古建筑和文物實施多維度信息的數據采集、處理與分析,形成在計算機上編輯和轉化的高精度數據。
三維重建采集、處理及成果接收數據技術參數標準
常見的應用場景
利用AR、VR、數字孿生等技術,基于互聯網空間構建文物數字化展示平臺,觀眾可在平臺上對文物自由進行放大、縮小、360度旋轉、拆解、復原等操作,全方位、無死角地觀看文物每一處細節(jié),同時配以音頻、視頻、圖文、動畫等生動有趣的形式,深度解讀文物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故事,讓文物"活”起來。
在 AR博物館中,參觀者直接用手機對準文物掃描,就可以實現對文物的動態(tài)、立體觀察,了解關于文物的歷史信息。
株洲博物館AR場景實例
全景VR搭載圖像、音頻、視頻、 3D技術等,將線下博物館打造成多維立體文化空間。在這個多維立體空間中,人們可以實現對文物的全方位觀察與了解,并獲得與傳統參觀大不相同的沉浸式、情感式體驗。
故宮全景漫游
科技與文化的完美結合,讓博物館產生了一個與真實世界1:1的數字孿生世界,將歷史文物復活。敦煌莫高窟開展的“飛天”專題游,通過實體洞窟與虛擬體驗有機穿插展示,讓古跡文物的延展性和傳播互動大大增強。
飄逸靈動的飛天
栩栩如生的九色鹿
若隱若現的大佛
文物數字化的價值
①情景再現-將傳統文化解碼重構
基于數字化技術、以移動設備為載體,把晦澀難懂的傳統知識解碼成為現代人更好接受的文化內容,并對其進行分級,用圖片、視頻、音頻等不同形式進行重構,以一種輕松無壓力的方式去了解、學習傳統文化。
北京故宮博物院《弘農渡虎圖》
②共享傳播-實現傳播效果最優(yōu)化
相比于過去認知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例如美術課本、電視紀錄片等,新一代的年輕群體對新潮鮮活的社會熱點、文化知識的認知視野十分寬闊。文物數字化利用了新媒體時代下,互聯網技術、手持終端交互設備(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等條件,觸動游客對于傳統文化的吸引力,從而達到宣傳與傳播的效果。
湖北省博物館數字藏品“越王寶劍”
③數字管理-實現文物資料的共享共建
通過大數據技術,按照每一個文物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儲存環(huán)境、應用方式、背后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進行資料的搜集、 整理和文物內容的制作。可以方便工作人員快速、準確、 深入地挖掘文物背后的資料信息,通過上傳統一的數據資源庫,實現文物資料的共享共建。
典藏綜合管理系統
④修復保護-實現無接觸的完好修復
數字化的文物修復保護是指應用三維數據方法,對現有的文物資料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并逆向推出破損的部分數據或缺失的部分數據。
AI 別壁畫殘損、顏料脫落
目前3D打印技術也已經較為成熟地應用在文物修復技術中,通過3D打印原有破損的文物部分,可以得到良好的修補和修飾,從而實現無接觸的完好修復。
3D打印出來的1:3比例千手觀音模型
博物館的各項工作,無論是收藏、管理、研究、展示、教育都需要數字化數據做支撐,實現對博物館原有內涵和外延的伸展。在未來,博物館將不只是傳統的歷史文物展示場所,借助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博物館的文物呈現也將更為靈活、生動、多樣化。
美創(chuàng)數字作為一家以博物館為中心,從事數字創(chuàng)意科技的綜合服務商,我們在積極探索博物館智慧化新趨勢,基于美創(chuàng)數字創(chuàng)意與數字化服務能力,將“科技”、“時尚”、“文化”、“互動共享”等元素深度融合,拓展博物館新型智慧化空間與應用場景,傾力打造新一代智慧博物館。用科技賦能傳統博物館發(fā)展,服務于博物館智慧化研究、場景設計、數字化傳播與場景建設,逐步搭建一個完整的智慧博物館生態(tài)系統,推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
美創(chuàng)定制案例-株洲博物館恐龍AR場景
與美創(chuàng)一起
共同開啟智慧新時代
參考文獻:
[1]王桂美.博物館文物數字化保護與管理探究——以孔子博物館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02):136-138.
[2]羅華慶,楊雪梅,俞天秀.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化復原項目概述[J].敦煌研究,2022(01):13-19.DOI:10.13584/j.cnki.issn1000-4106.2022.01.001.
[3]鐘明劍.三維數字化技術在文物保護與開發(fā)中的應用[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2(03):63-65.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3.019.
[4]游越.數字化保護在博物館館藏文物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21(21):236-238.
[5]徐錦寧.文物數字化在新媒體下的展示與傳播價值——以《每日故宮》App為例[J].美與時代(上),2021(02):79-81.DOI:10.16129/j.cnki.mysds.2021.02.028.